龍井茶要用80℃水沖泡
飯后喝茶不能解油膩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記者從昨天舉辦的第十一屆西湖國際茶會的“茶百科知識展覽”上了解到,原來就算平時簡單的喝茶也大有文章。
泡茶一般用天然水,自來水是凈化后的天然水,氣味重,所以最好放置24小時后再泡茶。
高檔名優(yōu)綠茶,一般不用沸水沖泡,應(yīng)用80℃~85℃為宜(沸水冷卻)。大宗紅茶、花茶,可用90℃~95℃開水沖泡。烏龍茶、普洱茶原料并不細嫩,用茶量也較大,須用剛沸騰的開水沖泡。
根據(jù)茶葉的嫩度及茶條松緊度,分別采用“上投法”和“下投法”。上投就是先沖水后投茶葉,適用特別細嫩的茶葉,如碧螺春、徑山茶等。下投就是先投茶后注水,適合茶條松展的茶葉,如六安瓜片、太平猴魁等。
另外,發(fā)燒時不宜喝茶;吃海鮮和鈣片不宜喝茶,容易得腎結(jié)石;保溫杯不要用于泡茶,還有飯后喝茶并不能解油膩。
茶葉什么時候采摘最合適?
采茶的時間會因為茶葉的出產(chǎn)地域和品種而各不相同。對一般人來說,綠茶通常都講究“清明前后”,但實際上是,太過于細嫩的茶葉其實只有“清氣”而沒有香氣,并且不耐沖泡。
烏龍茶似乎更要在長老些味道才濃郁。
而有些茶冬天采摘的才是極品,比方說臺灣烏龍。而花茶的窨制茶底一般都是到了夏天才會采摘的,這就可以使茶葉在反復(fù)的窨制過程中保持最佳的吸收味道的能力,還可以令茶形完整。
一般采茶的時間都是選擇在清晨完成,這時是濕度最大而又涼爽的時間,可以在堆放茶葉時另茶不發(fā)酵、不畏縮,在炒制前將茶兒素最大限度的保護好,令鮮味不會消失。